真评实考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 发布时间:2025-09-28 17:15 |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税收管理员在基层税源管理中承担着基础户源管理、日常税费征管、任务调查核实等重要职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准确评价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量、工作成效尤为重要。对此,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探索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积分制,从“以考压责”转向“以考促干”,让工作评价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更好调动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
积分计算聚焦“干了多少”“干得怎样”
看人凭印象、评价凭感觉——长期以来,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评价往往侧重定性而非定量。为此,淮安市税务局深入县(区)局开展调研,以充分把握基层日常税费管理工作任务类型、数量和特点,确定“任务驱动+职责驱动”两大评价方向,并据此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积分制。
“‘任务驱动’聚焦‘干了多少事’,‘职责驱动’聚焦‘干得怎么样’。”淮安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刚介绍,“任务驱动”指针对税收管理员每天做的具体工作,按难易程度赋予不同基础分值;“职责驱动”则根据工作成效确定评价修正系数,对分值予以修正。而对于提供税收管理“金点子”、风险提醒预警,或从事矛盾调解处置等事项的税收管理员,还予以特别加分。反之,对于任务复核发现问题、矛盾未能有效处理的情况,予以一定减分。“通过‘基础分值×修正系数+加减分’公式算出的个人累计积分,更加客观公正。”王刚说。
“以‘申报辅导提示提醒’这一工作为例,税收管理员完成对纳税人催报提醒的规定动作,就可以得到基础分,但想拿到更高的分,还要看最终的工作成效。”淮安市淮安区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干部韩媛媛说,为了拿到更高的分,现在不只是催报过了就完事,还会持续跟踪纳税人申报情况。
在“任务驱动+职责驱动”的评价导向下,税收管理员不约而同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此基础上,淮安市税务局还针对属地机构和风险应对机构的职能差异,分别设置了两套不同的积分规则,以实现更为客观公正的工作评价。
质效看板“数字化”展示工作实绩
在实施积分制前,因为缺少可视化、可量化的考评工具,分局领导也不能准确判断每名干部的工作量,从而难以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就连我们自己,每月干了什么,干了多少,时间久了,根本记不清。”淮安市清江浦区税务局干部张文君说。
针对这一难题,淮安市税务局建立任务驱动“数据池”和职责驱动“指标库”,定期归集核心征管、任务统筹、风险管理等税费数据,形成“动态成效库”。同时,开发征管质效看板,将基层干部工作实绩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示。
用鼠标轻轻一点,税务干部就可在征管质效看板的积分明细查询菜单上,对自己的工作明细和积分明细一目了然,数据按月更新。市局、县(区)局、分局管理层也可通过征管质效看板,精准掌握每一个业务事项在基层不同单位间的分布及每名干部从事的具体工作,方便形成对人和事的全方位评价。
“有了征管质效看板,分多分少明明白白,大家不仅疑问少了,还经常交流分享‘赚分’经验。”金湖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坤说。
逐级向上挂钩实现从“考基层”到“帮基层”
为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淮安市税务局一改“绩效自上而下分解、成效自下而上对齐”的传统考评方式,将个人绩效与单位绩效挂钩,以个人积分构成部门积分、部门积分构成单位积分,形成个人、分局、县(区)局逐级向上支撑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充分体现个人对组织绩效贡献的“螺丝钉”作用。
“自从出台税收管理员工作积分制后,积分高低成了工作实绩的‘晴雨表’,大家更知道往哪儿使劲学、使劲干。”金湖县税务局银涂税务分局局长王鹏说。
根据积分评价结果,淮安市税务局按季度产生全市岗位建功“明星集体”“明星个人”,年底评先评优时也会向积分高的干部予以倾斜,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税收管理员工作积分制让考评回归‘抓重点、抓实效’的本质,探索了一条从‘考基层’到‘帮基层’的转变之路。下一步,我们要把积分制深度应用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方面,推动形成‘干在平时、比在平时、优在平时’的鲜明导向和长效机制。”淮安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严三国说。
(吴笑程、祁帆刊载于2025年09月22日中国税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