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机与税服:我的岁月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5-09-28 09:21访问次数: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税务局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前不久,常州市税务局青年干部到家中看望刘伯祖,听他讲述从税经历。

我叫刘伯祖,今年97岁,是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税务局离休干部。最近,看到电视台重播电影《地道战》,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胶片转动的哒哒声。70多年前,我总是扛着电影胶片,深一脚浅一脚走在乡间土路上。只要白幕一亮起来,村子里的人就都围坐过来,电影中那些英勇的战斗故事,牢牢吸引住大家。

我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过来的,从小就盼着国家强大,后来进入文化单位工作,扛着放映机给乡亲们放电影。再后来就肩扛税徽,成为一名税务干部。虽然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始终服从和拥护党的领导,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从进步青年到电影放映员

1928年8月,我出生在江苏常州武进,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45年的一天,邻村的同学万耀宗偷偷塞给我一张报纸说:“你看,解放区的老百姓能吃饱饭了。”那时,他已是中共武进路北中心支部的书记,他发现我思想比较进步,不时会送给我一些进步报刊。通过阅读,我愈加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49年1月,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常州解放,我被安排到中共常州地委文化服务团。1951年,组织派我担任电影放映队队长,负责宜兴、武进、金坛、溧阳、江阴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

那时候放电影可不容易,要带着放映机、发电机、大银幕等,光一个发电机就有1吨重,放映队要开着船送到村里。每次放电影,十里八乡的村民就像过年,大人们用独轮车推着家里的小孩来看,一场电影有时能聚集几千人观看。

那时候放得最多的是讲三大战役的片子。有一次放完电影,一群孩子围着银幕不肯走,蹲在地上说是要找子弹壳。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以为电影里的战场是真的。那时也经常有老乡问我:“银幕里的解放军,啥时候能到咱们村来?”这些都让我意识到,农村太缺少文化活动了,当时好多人一辈子没看过电影,所以我经常和放映队的同志们说,我们多跑一里路,多放一场电影,就是在老百姓心里播下种子,让大家知道党领导的队伍在干啥,国家会变成啥样。

在锡剧团的难忘日子

1954年,我被调到常州锡剧团当团长。那会儿剧团经营困难,职工们经常是家里米缸见底。为了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我有时会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给大家救急。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所以我开始琢磨着剧团改革:除了白天排戏、晚上演出,还请专家帮我们重排老戏。

《双珠凤》《珍珠塔》是两部经典锡剧,重排后受到观众认可和欢迎。记得当时在上海卡尔登戏院(现在的长江剧场),我们连演20场,剧团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改善。

1958年,我们带着《双珠凤》《珍珠塔》《红楼镜》等剧目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巡演,同年10月,我们到北京长安剧场演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剧团做了40分钟报道。演出期间,我们还受到了周恩来和朱德两位领导人的接见。10月21日,我们在全国剧协礼堂演《双珠凤》,我当时坐在朱德同志身后,他回头招手对我说:“小鬼,坐过来,靠近一点。”他详细问了剧团的情况,一点架子都没有。

从事税务工作十余载

1978年,我被调到常州市财税局,1983年又到常州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担任副局长并主持工作。

当时税务部门倡导干部职工提高“两个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二是业务素质。我跟大家说:“政治学习不能落,税收业务也要精,按时保质完成企业税款年度结算就是政治任务。”那阵子,大家下班后自愿留半小时学政策,请业务骨干讲税法,谁有不懂的,我陪着一起啃书本。

1987年7月,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财税系统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会议,我们第二税务分局被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我去北京领奖,并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接见。此后,我还在江苏省巡回宣讲单位事迹,分享我们的工作经验。

1990年8月我离休,从此生活节奏慢了下来,这些年我养成了每天练书法、打太极的习惯。孙辈们来看望我,我还会给他们讲讲革命年代的故事,希望他们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前阵子,常州市税务局老干部科的同志来看我,说起如今税收工作的新变化。我听着既陌生又欣慰。看着他们年轻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扛着放映机跋涉在山路上的自己。时代在变,工作方法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心永远都不会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