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小块头”迸发“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5-08-27 09:36 |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税务局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很方便,一趟就全部办好了,而且原来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时间都得到了保留。”8月7日,常州市浩宇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磊笑着告诉记者,近日,他享受到“个转企”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红利,顺利把经营的“金坛区水北浩宇模具厂”转型为企业,以后发展信心更足了。
“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是提升市场主体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出台《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简化手续、提升效率,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江苏“个转企”一件事平台也于7月在全省上线,推动清税信息核验、“个转企”变更登记、税务恢复登记等11个涉企事项深度整合。
为助力推动“小块头”迸发“大能量”,我市税务部门自今年3月起便会同市工商联等六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并围绕“个转企”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融入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强政策解读、业务协同、合规引导,全面落实好“个转企”涉税一件事“一次办、一次成”。
以金坛区税务部门为例,他们与行政审批、人社等部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打造了“个转企”一件事服务专窗,纳税人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同步办结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社保医保登记等其他关联事项,完成“个转企”办理。
“加强涉税信息共享,是提升‘个转企’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键。”金坛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储莹介绍,通过与公安、人社、住建、银行等多部门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通道,实现“个转企”涉税事项的接续办理,可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转型成本,让经营者转得顺心、办得舒心。
针对经营主体“个转企”后“会不会多缴税”的困惑,我市税务部门结合“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中的“梯度培育”项目,联合相关部门摸排潜在优质小微经营主体,紧扣其初创、发展、升级各阶段核心需求,主动为经营主体解释政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转型前年销售额约为60万元,现在已有500多万元。公司扣除成本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0万元以下,仍可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常州邹区欧曼灯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欧曼)早在2019年就已完成“个转企”,总经理梁龙辉介绍,个体工商户阶段,客户群体大多是灯具五金店;转为一般纳税人后,企业有了参与亮化工程的资质,发展一下子上了快车道。如今,亮化工程类项目已占常州欧曼业务的约80%,企业还曾参与扬州世博园的亮化工程,并拿下“广东中涛”等多个知名灯具品牌的江浙沪总代理权。“‘个转企’带来的发展红利是实实在在的。”梁龙辉说。
“个转企”后,经营主体“身份”的转变,也带来了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更好合规经营的现实课题。“我们会对‘个转企’企业进行及时辅导。”钟楼区税务局税源管理二股副股长朱晓娇介绍,目前,除了“转前”便利和“转中”辅导,税务部门还建立了“3个月跟踪辅导+6个月重点监测”机制,通过网格员上门指导、税收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帮助企业规范账簿设置、防范涉税风险。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围绕合规引导开展针对性辅导与精准化推送417万户次,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自愿转型升级为企业13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