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A级纳税人数量和占比“三连增”

发布时间:2025-07-09 16:04 访问次数: 来源:中国税务报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度江苏A级纳税人数量达45.7万户,占参评纳税人总量比重为11%,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2024年度江苏省A级纳税人数量分别为36.7万户、40.5万户、45.7万户,占比分别为9%、10%、11%,数量和占比均实现“三连增”。

近年来,江苏省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总体部署,将纳税信用融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持续深化数智赋能、预警修复、激励惩戒,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意识的整体跃升。

数据为基: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每年4月,都是江苏纳税人关注的“信用揭晓月”。税务部门依据纳税人纳税信用遵从状况,将其分为A、B、M、C、D五个级别,而这一评价的背后,是一套精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纳税信用数据是信用评价的基石。”江苏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夏建军介绍,税务部门对纳税信用的评价采取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两种方式。税务部门每月组织信息采集,涵盖申报、缴纳、发票使用、税收优惠享受及违法违规等100余项指标,形成了覆盖“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税务外部信息”的三维数据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勇说:“发票管理、关联交易等细节都影响评级,这倒逼我们全流程合规经营。”

为确保评价公信力,江苏省税务局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核机制。在2024年度的评价工作中,江苏省税务部门对全省416.6万户参评纳税人的评价数据逐一核实,重点聚焦信用信息人工采集、“黑名单”企业核对、重复纳税人确认等关键环节。

如今,纳税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已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形成了“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治理闭环,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同。“每年4月,我都在等待这个结果。今年公告发布后,我们已经连续7年获得A级纳税人了。”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税务专办杨斌说。

江苏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辛静杨表示,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如今纳税信用管理已迈向纳税缴费信用管理,江苏省税务部门将继续深挖大数据资源,深化拓展纳税缴费信用管理,稳步将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缴纳入信用评价体系,真正让信用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

智慧预警:打造全流程风控闭环

近日,无锡市绿洲道路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系统里收到一条来自税务部门的预警信息:“企业所得税申报有误,可能错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这是江苏税务在运用“税直达”纳税信用预警提醒服务,及时提示企业可能存在纳税缴费信用风险。

从2023年起,江苏税务通过实施“税直达”纳税信用预警提醒服务,实现纳税信用风险防控关口的前移。

这一举措既预防了纳税人潜在的失信行为,又有效提升了纳税人信用意识和办税遵从度。据统计,2024年,江苏省税务部门向A级纳税人推送信用预警提醒9.8万条,失信发生率同比下降5.2%,失信纠正率同比增长7.7%。

在持续加大信用预警力度的同时,江苏省税务部门还建立完善信用修复快速响应机制,不断增强信用修复的弹性,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连云港,税务部门联合发改、市监等部门,打造信用修复“一站式”办理平台,2024年累计为420户次纳税人办理信用修复。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曾因误报数据而导致信用失分。在税务部门的快速响应下,该公司在短短一周内便恢复了A级信用。“连续9年获评A级,离不开税务部门及时指导和帮助。”企业财务负责人梅精忠说。

扬州市税务局的纳税信用“无感修复”机制则更显智慧。该局将信用修复告知书与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步送达纳税人,让纳税人只需“一次申请”,系统即可自动完成修复流程。扬州一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曾因申报疏漏,导致2024年纳税信用级别被评为D级,今年企业缴清所有款项后,税务部门主动提醒并辅导企业提交纳税信用修复申请,并在“信用中国”平台帮助企业进行了信用“无感修复”。

在南京,税务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起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南瑞集团的“智慧税务管理平台”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平台前端集成业务系统,中端整合涉税数据,后端直连税务、银行,形成了“全链条管控、全场景覆盖”的风控体系。得益于税务管控体系的全面运行,集团纳税信用连续9年保持A级,其成员单位A级纳税人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奖惩并行:激活信用治理“神经末梢”

近年来,江苏省税务部门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积极推进各项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措施落地,协同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淮安市某进出口贸易公司因存在偷税行为,企业信用从A级骤降至D级,出口退税管理类别也从一类降至四类。“税务、海关曾经向我们开启的‘绿色通道’,变成‘严格审核+发函核实’,退税周期延长3倍以上,失信的代价太沉重了。”企业负责人说。

与失信惩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守信激励的“乘数效应”。纳税信用级别高的企业,在发票赋额、税收优惠、融资贷款、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享受激励。在盐城市大丰区,A级纳税人可享受出口退税“加速办”、发票领用“按需供”、办税服务“绿色通道”等多项便利服务。

前不久,在江苏省邳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见证下,半导体行业的32家A级纳税人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发出诚信纳税倡议,共同打造诚信生态。对这些A级纳税人,金融机构运用“税银互动”机制给予超3亿元的授信额度,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

近年来,江苏省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不断深化“税银互动”机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江苏58家银行合作推出82款信贷产品,全年向15.89万户A级纳税人发放纳税信用贷款1549.01亿元。

江苏省税务部门正谋划信用激励的“升级版本”。夏建军透露,未来将推动纳税缴费信用应用的跨部门联动,让A级纳税人在项目招投标、荣誉评选等场景中享受更多便利。“我们要让信用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更多领域管用、好用、实用。”他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