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海:“税”力量助力“晶彩”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4-15 12:40 访问次数: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连云港市税务局 字体:[ 大 ][ 中 ][ 小 ]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凌晨5点,天色尚未大亮,兴西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却早已人头攒动,前来买卖水晶原石的村民们拿着强光手电筒,捡起摊点的水晶原石一手托着一手打灯仔细端详。大集散去,行走在东海县曲阳镇兴西村的道路上,隐约可以听到砂轮打磨水晶发出的清脆响声,随手推开一户农家的大门,水晶球、水晶手链、水晶挂坠...在家院里面分类摆放,几名工人正专心致志地切割水晶原石毛料,高速运转的打磨机切割、打胚、修型、抛光……成为了这个苏北小村独特的浪漫动作。

其实,像兴西村这样的水晶村在东海这座小县城还有很多。听老人们说,以前下地干农活,常能挖出水晶矿石。知名东海籍作家徐则臣也曾说过:“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在大马路上看到在搬运刚挖出来的水晶,是大卡车那么大的一整块。”然而,伴随着“疗愈经济”“悦己经济”“情绪消费”等趋势崛起,小红书“水晶”话题相关笔记超2185万篇,阅读量高达25.5亿次,东海水晶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爆出圈。

兴西村党支书记赵中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抓住了这股“东风”,他借助水晶为村民铺出来“晶彩之路”的创业故事被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江苏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省我们身边的好青年”“连云港市劳模”等20余项荣誉。他牵头举办的兴西水晶大集和曲阳水晶街大集,共有摊位1000余个,日均人流量达1万人次,充分带动本地水晶产业发展,帮助1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集体每年可增收约45万元。

“不瞒大家,当时怕创业失败才没敢辞掉工作。‘一心二用’,很多工作没做到位。”水晶书记打趣地说。然而,兴西村村民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最清楚,他一直将精力放在村子的发展上,没有这个“水晶书记”,日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红火。

谈及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经历,赵中刚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自主创业的时候刚大学毕业,税务部门‘开业第一课’开启了我们合规经营的第一步,后来作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致富,税务部门又送来了个体经营税收减免,企业招用退役军人、大学生、残疾人等税收优惠政策,为我们带动150余户村民开办水晶加工厂,帮助15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了强大底气。”

“后来随着创业团队的不断成长,有时难免会存在发票管理、税费政策适用不当等方面的风险,好在税务部门会定期帮助我们进行‘健康扫描’,精准定位风险点并提出整改建议,帮助我们规避风险、合规经营。”提到税务部门的帮助,赵中刚感慨地说。

“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立足‘乡村振兴+水晶产业’双主题,深挖本土文化内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IP’推出九尾狐、貔貅等主题的雕刻来进一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赵中刚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