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动力”为船舶企业发展赋能增速

发布时间:2025-10-13 13:58访问次数: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字体:[ 大 ][ 中 ][ 小 ]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船舶海工产业是南通的城市名片、产业地标。我市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借力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扬帆远航。记者23日从市税务局了解到,今年1—8月,南通船舶企业出口总额超4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23%,退税总额近20亿元人民币,税收赋能产业升级效应持续显现。

随着航运业对船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老旧维修设备已难以满足高精度维修需求。2024年3月,我国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坐落启东的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该公司深度聚焦修船业务板块,现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今年以来享受税收优惠达1700余万元。

近期,企业计划购置一套价值420万元的新型船舶除锈设备,我市税务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聚焦企业需求,主动上门宣讲购置新型设备适用的税收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面税收支持。“按照政策,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加速了设备投资的成本回收。”公司负责人王利江算了一笔账,“新设备投用后,单船维修时间平均缩短了近1/5,预计年度业务量将增长15%以上。”

为助力企业高端船舶制造高质量发展,我市税务部门深耕税收大数据应用,统筹推进无纸化退税申报,通过精简办税资料、压减审批事项、拓展线上办理渠道等多项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加快退税速度。

“流动资金是我们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出口退税款快速到账,帮助我们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公司已申报出口销售额超50亿元。”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先生表示。

近年来,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目前已集聚20多个重特大项目,总投资超350亿元,形成了涵盖新能源装备、智能海工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钦实佳美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作为园区龙头企业,依托全链条制造能力,近年来相继交付多项标杆产品。“税务部门专业高效的服务为我们厘清政策要点、防范涉税风险,为各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财务负责人于小兵说。

为进一步推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我市税务部门靶向发力,聚焦船舶海工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税收大数据为核心抓手,助力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稳定的供需联合体,并通过定制“一企一策”税收专属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辅导,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推动构建船舶海工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