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服务跑在难题前 “预先服务”让办税不再等待
发布时间:2025-10-11 17:28 | 来源:常州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正在为不动产划转的涉税流程发愁,税务部门就主动上门辅导了。”常州滨江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财务人员刘爱华,在参加完“税企面对面”活动后,手持清晰的政策清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案例都准备得清清楚楚,这服务真是暖到心坎里。”
这暖心的场景,源于常州税务部门落实“效能税务”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预先服”举措,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将服务精准送达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前沿。
预先服务的关键在于找准需求。
今年初,12366高频来电数据亮起“警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咨询占比高达95%。税务人员敏锐察觉到代账行业可能存在管理隐忧。经过深入排查,发现症结在于部分代账企业签约不规范,导致“一号多企”匹配混乱,不少个人代理对新政策、新渠道“不会用、用不好”。
问题浮出水面,服务随即跟上。常州税务部门迅速组织“税企面对面”问需、“财税大讲堂”培训、“税务微课堂”推送,架起政策传递“快车道”;督促规范签约备案,为个人代理设置过渡期,引导合规执业。
效果立竿见影,今年7月申报纳税期限内,12366热线高频来电数量下降超50%。
为了精准锁定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常州税务整合办税服务厅、12366热线、征纳互动等多渠道数据,建立“日归类、周分析、月总结”机制,给服务装上“导航系统”,再通过数据“听”需求,直击“痛点”。
通过梳理分析3.6万条社保医保缴费短信提醒数据,常州税务部门精准识别问题类型和人群:对“操作困难型”人群,在办税服务厅推行“肩并肩”服务,手把手辅导;为“自主选择型”人群清理无效协议,让每一条提醒都精准到位。
预先服务,实现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去年新电子税务局上线后,不少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因不熟悉操作流程涌向线下窗口,窗口一时间排起了长队。数据分析很快锁定了高频堵点:“人脸核验失败”和“身份信息异常”。税务人员立即联系并走访4S店工作人员,了解“症结”后迅速制定解决方案,不仅打通了新系统的代申报功能,还为4S店定制操作模板。通过代理申报和线上服务,今年8月车购税线下办理率环比下降26.1%,窗口压力大幅缓解。
难题未诉先解如今已成为常州税务部门的常态:为新办企业设置“护航模式”,建立“成长档案”定期推送适配政策;在楼盘交付现场设“税务服务站”,实现“交房即办税”;针对不动产划转等复杂业务,提前梳理7个税种优惠政策,结合案例拆解流程……截至目前,常州市税务局通过“税企面对面”等活动收集诉求16条,形成15项“未诉先办”清单,32个疑难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得到解决。
从“一次服务”到“长效常态”,这背后,离不开机制的保驾护航。
在系统升级或政策调整期,税务部门通过“窗口反馈+实地走访”双渠道,动态捕捉堵点。建立“基层牵头—上级指导—属地协同”跨级联动模式,将个案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如在车购税代申报资格申请中,通过首次业务尝试形成标准化操作模板。针对存量房交易核定计税价格这一高频问题,启用观测点法构建价格观测预警和基准价格联动调整机制,从源头减少价格争议。
一面面锦旗道出纳税人心声:“税务部门不仅懂政策,更懂我们的难处。”
今年1—8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进厅人数同比下降近40%,12366热线人工接听量减少31.7%,工单数量减少29.7%。与此同时,纳税人缴费人的表扬工单激增183%。税费流程优化的诉求响应结果实现有效应用,企业在不动产划转、社保征缴等场景中的办理效率提升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