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温暖相伴 苏州税务助力残疾人点亮梦想
发布时间:2022-06-01 10:14 | 来源: 光明日报 | 字体:[ 大 ][ 中 ][ 小 ] | 打印本页 | 正文下载 |
![]() |
从送政策、办实事到优服务,苏州全市各级税务部门用贴心、暖心、爱心助力残疾人点亮他们的梦想。记者从苏州市税务局获悉,在第32个全国助残日期间,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助残办税服务,深入开展助残惠民活动,以对残疾人的深情关爱和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残疾人帮扶事业。
送政策 “贴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直播间的纳税人朋友,下面是《关爱残疾人 税收有优惠》宣讲环节。”5月6日下午,由苏州市税务局、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和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阳光助残 放飞爱心”残疾人用工优惠政策宣讲直播活动准时开播。
直播现场,苏州市税务局三分局的税务骨干详细介绍了苏州市服务业纾困举措20条之税收优惠举措,并从个人和企业双视角介绍了残疾人就业及残疾人吸纳单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热点问答、申报举例等直观的辅导,将线上知识化作对线下特殊群体的片片爱心,吸引了数千家用工企业的关注。
近年来,苏州税务部门心系残疾人特殊群体,利用线上线下等多方位渠道,持续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确保残疾人优惠应享尽享。同时专门组建服务团队,推出帮助残疾人服务举措,主动走进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辅导,给企业送上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大礼包。
据悉,2021年苏州共有1400余户企业享受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安置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政策等税收优惠政策,优惠金额共计6.89亿元。
办实事 “暖心”走访残疾人用工企业
5月中旬,苏州市税务局与市残联、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一起组织开展了“问需送服务 稳岗促发展”残疾人用工企业服务活动,先后走访多家残疾人用工企业,全力服务残疾人用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吴江区优秀残疾人创业代表陆鸿创办的苏州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到了员工40多人、产值1000多万的创新企业,公司还逐步吸纳了30位残疾人就业,成为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陆鸿带领30多名残疾员工奔小康的事迹先后受到央视《新闻周刊》《新闻面对面》《遍地英雄》等栏目其他媒体宣传报道,被称为“中国版的阿甘”。
借全国助残日活动契机,税务干部进企业下车间,了解企业近期生产经营情况,征询企业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带去了《春风暖企惠民生+纾困解难促发展税费支持政策指引汇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汇编》,积极引导企业主动享受残疾人就业以及创业税收优惠,帮助企业走出疫情影响,力争通过税收方式助力残疾人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方面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除了在专业服务中融入助残活动外,苏州税务部门还联合市残联定期走进残疾人之家,现场解读政策业务问题,同时在助残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助残宣传。通过走进敬老院、关爱残疾儿童等形式,营造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优服务 “爱心”守护残疾人就业路
星光不问赶路人。为助力特殊群体创业就业,为他们实现梦想保驾护航,苏州市税务局通过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有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数据显示,2021年,苏州约有34.6万户企业享受残保金30人以下免征优惠政策,减免金额16.54亿元;约2.5万户用人单位享受残保金征收比例优惠及500人以上分档征收政策,减免金额27.61亿元。
与此同时,苏州市税务局还与市残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苏州市市区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也为残保金征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满足特殊群体办税需求上,苏州税务部门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作为“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创新举措,苏州市税务局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理念,积极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聚焦特殊人群“急难愁盼”,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无障碍办税服务区”,专门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办税绿色通道。引入市残联、市聋人协会“线上手语翻译7655服务平台”,有效解决聋哑人办税现场沟通障碍,推送针对残疾人的税收政策宣传“手语版”,政策节点为残疾人群体精细服务“主动发声”。
苏州市级大厅示范样板成型后,苏州各地积极试点推广。吴江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社保培训时采用手语同步翻译;昆山设立“爱心专线”,第一时间获取残障人士的位置和诉求,远程提供办税帮助;常熟拓展特殊人群预约办税服务……全市税务系统构建特殊人群办税绿色通道初步形成,通过细微之处的关怀,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爱与关怀。